工程伦理思考题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剧情片 2005

导演: 黄佐临 丁力 罗毅之 叶明 鲁韧

剧情介绍

1949年,解放后的上海。许多知识分子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进行着改造。小组长李振威工作积极,生活严肃,但工作有性急的毛病,恨不得自己的小组一下子就变成模范组,但他的组偏偏又特别复杂。胡彪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退职连长,他进革命大学的动机是因为国民党垮了,只好进革命大学看看风头;于志让是一个在旧社会被生活磨练得卑躬屈膝的小公务员,上革命大学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时髦的上海小姐袁美霞认为革命是一种时髦的玩意,所以也要来赶赶时髦;地主的儿子王长生整天只知道打架胡闹;受美式教育的周正华则是为了在这里读几本马列的书,为自己镀镀金;何祥瑞是个挑拨离间的小特务。李振威对他们十分头痛,虽然有副组长刘静和积极分子高洁的帮助,但周正华等落后分子经常在小组会上大发高论,闹得大家不欢而散。在上大课学习社会发展史时,班里为了让大家建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号召进行大扫除。大多数同学们听了报告和进行了劳动后,思想上都有了进步,只有周正华没听完大课就走了。他看不起班里的“土包子”干部,认为干扫除这样的事是工友干的。班里开会研究如何帮助落后同学进步的问题,李振威认为周正华是个思想顽固,无法改造的典型。班主任老赵和其他组长认为,应该对周正华团结帮助,并批评了李振威的性急的毛病。偷听开会的何瑞祥和胡彪向周正华谎称班里要开除他,周正华不愿意背上被开除的恶名,冲动地跑去找赵主任询问。老赵耐心地做了解释工作,并向他讲述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真理。周正华的思想有了转变,决定继续留校学习。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大家的思想都有了进步。积极分子刘静、高沽、王长生加入了共青团,周正华对李振威也消除了成见。广州的解放也打破了何瑞祥和胡彪的幻想,胡彪交出了暗藏的手枪。在学习总结会上,大家总结了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特务何瑞祥坦白了自己的罪行,请求组织上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周正华也彻底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努力参加革命工作。他们有的要求参加南下服务团,有的要求下乡参加土改工作。这一群背着沉重思想负担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三个月学习,开始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改造自己,变成新人。

评论:

  • 坚寄灵 8小时前 :

    放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看 颇有一种冷战要再续的感觉 1960-1970真的是回不去的gold old days了

  • 孝晨蓓 6小时前 :

    太喜欢了,那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年代,导演所展现出来的休斯顿生活令人向往

  • 冬婷 1小时前 :

    虽然电影不是纪录片,但也试图间接感受一下那边的氛围。军队、民兵、雇佣兵、特种兵交错在一起,还要消化一下才行。。。

  • 卫德龙 0小时前 :

    林克莱特的童年往事,各种琐事的童年记忆,各种小时候的玩闹

  • 慧灵 6小时前 :

    Sci-fi元素说实话并不多,也并不是一个太空科普片。前半部分描述60s美国家庭的故事还可以,但呈现故事中心思想的效果一般,大体就是日常和男孩的航天梦,把它定位为加入一些Sci-fi元素的怀旧日常片,或许更为合适。另一方面,当时平民存在不想浪费钱在太空事业的思想,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即便人们再无登月,饥荒遏制了吗?钱财回到平民手上了吗?

  • 卫博通 0小时前 :

    3.5分。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疯狂理想的美国航天梦,背景里危机四伏的年代。其实深层意义与现代又有什么区别呢?依然是战争瘟疫肆虐,航天遥不可及。

  • 嘉静 0小时前 :

    虽然情节上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片子将那时候的年代感表现得很好。3.5分吧

  • 妮雯 6小时前 :

    “在战场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受伤和死亡,而是看到别人在你面前被杀时,你却无能为力”……

  • 冒易槐 6小时前 :

    描写2014年东乌地区冲突的电影。美丽如画的乌克兰大平原美景反衬着如同炼狱般悲惨恐怖的战争场面,让整个观影过程如同经历冰火两重天!战争,从来都不会使正常而富有正义的人们感到舒心愉悦,只会使他们在惊心动魄之余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它留下的是鲜血、是落寞、是毁于一旦的家园、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 巫马若山 1小时前 :

    前半60年代拓荒家庭的儿童图鉴,后半似梦非梦的登月沉思哈哈哈

  • 周书雁 7小时前 :

    这个就是俄罗斯角度或者亲俄角度的乌克兰问题吧...所谓的纳粹应该指的是这个角度下的针对俄语人群的驱逐和灭绝之类的,以及对小孩的战争和亲欧洲灌输...当然,从亲欧角度来说,就是对主权分离势力的合理打击...翻了下Wikipedia的词条大致是亲欧的立场,里面也提到了对平民的攻击,只不过说法变成了亲俄势力的恐吓行为,以谋求民众疏远抵抗..."这大概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叶蕴美 1小时前 :

    隔离第36天,细数60年代的美国童年。昏昏欲睡,但很享受。感谢推迪推荐

  • 屈思卉 1小时前 :

    他们的童年那段让我很喜欢

  • 慧梅 3小时前 :

    阿波罗计划背景下的童年,形式和人物嵌套有趣。

  • 尧腾 5小时前 :

    《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结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地讲述了 1969 年夏天人类首次登月的故事,影片既跟随宇航员及任务控制中心庆祝胜利时刻,也通过一名孩子的眼睛去见证历史,这个孩子在德州休斯敦长大,并有属于他自己的太空梦想。《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的灵感来自获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本人的生活,是对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既是一部成长故事,也是一部社评片,更是一场天外大冒险。

  • 俊槐 4小时前 :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背景

  • 家忆枫 3小时前 :

    没什么重点 属于那种边看边回想往事的电影 虽然没有什么启发但是有一个放空自己的时间也挺好的

  • 度银柳 8小时前 :

    黑白的电视机突然仿佛涂上彩色的画笔,一盘盘精致的食物勾起了满满的食欲。那些可爱的画面里都是曾经的自己。

  • 云静淑 3小时前 :

    这样的童年好有趣,充实又有意义,一边享受童年的快乐,一边见证宇宙探索的进程,那时候的中产家庭真的都有那么多个孩子吗?兄弟姐妹多玩伴多,邻居孩子轮流打石膏好好笑,放飞的童年,真正的童年

  • 岳暄莹 4小时前 :

    胜在题材的罕见,乌克兰亲俄方视角的乌克兰东部战争。很血腥的战斗场面。经费大概不够充裕,爆炸拍摄的地方看起来是废弃的房子。2个多小时,太长了,总体平淡、压抑的叙事。偶有一点感情的宣泄高潮。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