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33 年,一位野心勃勃的威尔士年轻记者加雷斯·琼斯(Gareth Jones)来到苏联旅行,发现了共产主义乌托邦神话后骇人听闻的现实。由此他开始进行一项常规新闻调查,但试图在政府掩盖下挖掘乌克兰饥荒的真相很快变成了生死攸关的探索。
  他的努力不仅受到苏联审查机关的挫败,而且受到对斯大林政权抱有好感的西方记者的阻挠,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时任《纽约时报》莫斯科分部的总编辑沃特·杜兰蒂(Walter Duranty)。
  在现实生活中,琼斯是第一个在西方媒体报道苏联 1932-1933 年大饥荒的记者。但由于很多知识分子对苏维埃政权持同情态度,他的报道并不受欢迎。当时隐瞒了大饥荒事实的杜兰蒂也在此后招致批评,他因对苏联的持续报道而获得的普利策奖也被《纽约时报》称为是“我们为之感到惭愧但可以做出解释”(Guilty With an Explanation)的一个奖项。

评论:

  • 皇甫林帆 6小时前 :

    这事儿搁我我也愿意,走了什么都没了,能让自己周边的亲人不因自己的早逝而难过,有什么不好呢

  • 鹏佑 7小时前 :

    真的一股苹果味,高级,政治正确,但也高级到无聊

  • 芸优 8小时前 :

    要是“我”做得更好

  • 锦鸿 4小时前 :

    闷。

  • 长孙幻香 4小时前 :

    该拿捏住的地方拿捏住了,搞笑频繁(虽然很少有真正好笑的地方),也有安排一些小小的出乎意料的转折。中规中矩罢了,评分怎么这么高呢?

  • 毕凝竹 7小时前 :

    有被爽到,没有对比没有伤害——说的就是黑寡妇!!!

  • 楠静 7小时前 :

    和新的我的立场上

  • 类博实 9小时前 :

    【3.0】拍得极尽地温柔,但却是一部细思恐极的电影。关于伴侣另一方的知情权和意愿归属,以及克隆体作为独立人的主体意识问题,影片全然站在了男主角的霸权角度看待。模糊伦理问题的具体细节来讲科技的人文关怀,这种粉饰危机视角比《黑镜》的放大危机视角之于生活更恐怖。

  • 法光亮 9小时前 :

    apple出品 未来产品的概念拉满。开头的巧克力够老套。面对死亡 和最爱的人告别 是最大的课题 ali演技真好。以及我能一下子就听出女主伦敦口音了 笑。

  • 沛林 4小时前 :

    呼唤着我的名字

  • 邶觅露 5小时前 :

    要不要选择一键换机功能呢?能认出你的只有你家狗那种

  • 汪芃芃 3小时前 :

    我最爱的黑人男星Mahershala Ali。没有设置反转,没有抓马和惊悚,平铺直叙出了可能的未来。世界又残酷又温柔:爱人不会发现,我们可以安心地退场。

  • 辰铭 7小时前 :

    事到如今,主流娱乐片的发展方向已经很清晰了:既然认真拍片吃力不讨好,索性放弃以前的模式,情节布置和动作设计都不必讲究,只需把感官刺激最大化。但如今的年轻人又不喜欢过于真实的残酷,所以是唯美化过后的感官刺激。主角们尽可以不用有智商,反正别人说起来还可以无辜地表示:我们就是想拍一种莫名其妙的冷幽默。问题是这种莫名其妙既不搞笑也不是很有趣啊。

  • 箕新觉 2小时前 :

    也许我们惧怕的从来都不是死亡本身 而是怕当下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虚无 怕再也不能够真实地和爱的人相拥 说不上是死者的自私还是善意的谎言 爱到底能不能因此而延续谁也不知道 但最起码此刻你看着我的眼睛说的“I love u”是真实存在

  • 茜鸿 3小时前 :

    超英电影走到这一步还是很突破,自嘲永远比自夸更有观众缘。

  • 运华 1小时前 :

    鲜艳的五颜六色让我有些穿越到《王牌特工》,滚导的特色还是很明显的,某些方面来讲,这部其实跟《银河护卫队》是同一种调调,只是滚导在DC这边,玩得更野,我们自然也看得更爽!

  • 蒲新竹 2小时前 :

    死亡,是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难题,绕不过,躲不了。克隆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意识移植的大开脑洞,使得人类有了永生的可能,这也闯入了上帝的禁区,一个DNA跟你完全一样,意识和记忆也跟你完全一样的人,还究竟是不是你?你是否愿意让他代替你陪在你最爱的人身旁?

  • 玥怡 8小时前 :

    我希望人类啊,不要虚妄地抬头只望着月亮,也不要紧盯着无数六便士的反光

  • 陀傲白 1小时前 :

    不是节奏慢就细腻,不是有一两个好点子就不空洞,比如此片,跟白水一样

  • 驰鑫 4小时前 :

    一篇伦理学考试的超高分作文吧。在这种格局下,把情感处境和艰难抉择表现(表演)得相当不错。弱势也在于软科幻设定格局,不可能有《返老还童》那样的展开空间。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