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评论:

  • 东郭柔洁 1小时前 :

    6分,虽说整个脱北形象还是幻想居多,但已经不停留在苦大仇深的1.0时代了,开始融入类型片,哪怕套路。

  • 图门英华 4小时前 :

    片名所说的“不正常/奇怪国家”,既指没有学问自由的朝鲜,也指扭曲了这种自由的韩国,所以数学家像崔仁勋小说《广场》主人公那样最终选择了第三国。他的儿子虽然是个빨간이(pink boy)、死于越北而非脱北,但毕竟是亲骨肉,能不伤心吗?至于潜伏的脱北间谍,既有服务于朝鲜保卫部的,也有在韩国国情院拿津贴的,本片都有所讽刺,两边都黑了,不过南边可以允许你黑它的自由。

  • 宇文迎夏 7小时前 :

    需要一种建构价值观的载体去表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可这被当工具去奴役着我们的思想!

  • 宾阳旭 6小时前 :

    很有冲击力的电影,会逼你去思考,但没有说教。

  • 弘年 4小时前 :

    剧情ok,节奏ok,就是韩国人的自负还是那么让人受不了

  • 叶曼易 9小时前 :

    是以前不曾想象过的世界,人性竟展露得淋漓尽致

  • 不英彦 9小时前 :

    黑化,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

  • 卫保仙 9小时前 :

    这情况,现实无处不在啊。

  • 娅锦 3小时前 :

    印象里崔岷植比较少的文人角色,虽然还是涉及朝韩关系的万年韩国电影梗…套路化的剧情设计,几乎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缺少让人共情的闪光点。两个主角的情感变迁描述得潦草仓促。三颗星给数学家讲述对数学的爱时出现的几个小动画,以及那首用钢琴曲。

  • 慧梦 9小时前 :

    剧情虽平淡,但不缺乏可看性,崔叔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定

  • 局君丽 9小时前 :

    糟糕的翻译应该拉低了点分数。整体很像少年菀德。高潮戏略弱了点,不太成立。用钢琴演奏π的那段还挺浪漫的。

  • 利韵宁 9小时前 :

    屠龙勇士,最后成为了龙。

  • 斯云露 0小时前 :

    这草莓牛奶广告打的……对于数学白痴的我来说,个人认为热爱大于勇气,结尾为了学生露面感觉升华不够高……

  • 势天恩 5小时前 :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趋炎附势;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3、上位只留给有准备的人。5.5分。

  • 卫汪丰 8小时前 :

    挺好的立意,浅谈数学学习的意义。也有欧拉公式,巴赫,黎曼猜想等,但我不太喜欢电影和南北韩关系扯在一起。

  • 卫舒帆 6小时前 :

    学生是失去父亲的孩子,数学家是失去孩子的父亲,在一起学数学的过程,至少都找到了各自的生路吧

  • 广书竹 2小时前 :

    要解决问题,先理解问题。电影结尾走向了爽文高潮~

  • 卫燕青 9小时前 :

    某种程度上的巴西纪实影像 但是各个方面来说都太浅了一点点 但也可能是压抑的氛围反而让人觉得感情的不外露和男主人公一步步成为恶龙显得顺理成章 但不管怎样 仍然是一个心碎的、令人沮丧的故事

  • 喜鹏飞 1小时前 :

    看完好難過,廢鐵廠的小夥伴走出去的馬提歐斯,好像說都走不出去

  • 帆林 0小时前 :

    剧情有点单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