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才鸿才 0小时前 :

    “你们俩认识多久了?”

  • 初岚 8小时前 :

    Leader of the Mobilization to End the War in Vietnam

  • 仙恬欣 4小时前 :

    阴谋与公正,强权与抗争,法庭上的激烈争锋,还好是正义走到了最终。故事跌宕起伏,节奏紧张紧凑,群像表演丰富,人物刻画成功。“与我的国家对我的藐视相比,我的藐视不值一提”艾比.霍夫曼的这句话太精彩了!

  • 卫高泓 8小时前 :

    2020,距离片中的年代有50年了,这一年美国的抗争比片中更激烈,因疫情死亡的人接近越战死亡人数的十倍。理想是好的,抗争是对的,可是抗争要意识到社会的主要矛盾,要知道真正的问题在哪儿,真正的敌人是谁,否则无论是几年一换,只换汤不换药,也是没有用的。

  • 拓跋依瑶 6小时前 :

    很符合艾伦·索金的风格,大段的对白和凌厉的剪辑,几乎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对于一部庭审戏占据大量篇幅的电影来说,这种风格非常适合。五个月,七个人的庭审,稍微处理不当就会显得极为混乱,但是艾伦·索金居然还在庭审中穿插了大量的前情介绍,而且也没有刻意去把案件中的一些噱头写进来,也没有去渲染情绪,这场庭审戏写的十分完美。不过剧本很好,但是拍的相对就差了一点,而且这么大的信息量拍成电影也确实有些难为导演

  • 劳雪儿 1小时前 :

    “审判分为: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 不存在政治审判。” 哎哟喂!脸好疼...

  • 斋芳林 9小时前 :

    这个世界需要反抗和不同的声音,需要我们动脑去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哪怕反抗在“公平公正”面前一文不值,但是也依旧需要批判这个依旧病态的社会。

  • 同英达 9小时前 :

    8+ 剪辑接近超神 被艾伦索金圈粉 附主要角色名录: 芝加哥七君子:

  • 卫铮 4小时前 :

    bravo

  • 卫泓舟 9小时前 :

    作为庭审片,主要矛盾冲突不是来自检方和辩方,而且法官和辩方自身内部的冲突。开篇用了简练的手法,快速过镜每个人都是和平手段而去,以及闪过的新闻,都在表明导演给出的答案,而黑人的用处,无非是表现法官的歧视与不公,除了一次探监外,几乎没人任何法院以外的镜头。即使给出了是以政治目的审判,但并没有表现出检方任何压迫和针锋相对,而是法官的不公,一个不公正的判决,无异于污染了水源,大概导演想表达的,也就是法官是当下的美国。但是相反的,对辩方的反应以及两次闪回的镜头,却让我并没有感觉出他们没有一点的无罪。七君子,不过是两三个人的戏。

  • 向娟巧 7小时前 :

    能看得出来索金在努力扬长避短了,台词上妙语连珠大杀四方,但转场还是很生硬。虽然对于索金这种白左式的左我个人越来越不感兴趣,但是架不住60年代这个题材实在太能让人感同身受,那些政治命题在当下的语境中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果要症候性地观看这部电影,无疑可以由此诊断出更深层次的宪政危机。不知道网飞选择此时上线这部电影是否有影射本届大选的意图,借用Abbie Hoffman的话:“酒吧之外是60年代,而酒吧内还是50年代。”玻璃窗之外是四面楚歌的反战人群,而一窗之隔的内部则都是觥筹交错的民主党议员正在电视上收看选举结果。这种建立在电影的叙事逻辑之上的内与外、历史与当下、对制度的维护还是变革的划分,在现实当中则发生了某种反转:银幕上的是那个已经远去的60年代,而银幕外的则是又一次“对政权的和平颠覆”。

  • 井嘉澍 1小时前 :

    21-179. 對話太多太密集…剪輯感覺有點亂,get不到

  • 季贞婉 8小时前 :

    其实一篇民主党檄文未尝不可,一个偏颇的、被编辑的视角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所有的闪回又都是全知,艾伦·索金有何资格以这种方式自称上帝呢?相比起来还是迈克尔·摩尔更坦诚可爱一些吧!

  • 太史书意 6小时前 :

    同时观《One Second》,为何不能让人们知道,我们也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现在。每一次思想的审判和前进的背后,都写满了人生的哀伤与无奈。而这些牺牲与进步,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价值观,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美好的今天是躺着被恩赐的。

  • 全微婉 9小时前 :

    说到底是政治审判,改变了什么吗,好像也没有。

  • 圭林楠 1小时前 :

    整体下来还是蛮顺畅的

  • 平吉 9小时前 :

    PS:昨天看“八佰”,今天看这个,我突然觉得中国为什么要宣传反战,中国近现代根本没有对外发起过战争

  • 强悦畅 6小时前 :

    3.5 啧原来和波斯语课一样是真·你的名字,索金老师燃真心是燃,写主旋律剧的编剧们特别值得来学习,只是他的套路化的手法看多了也有点疲乏,煽得点掐得真好,有些目的性的东西也过于明显,也可以说是他的某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以一场庭审串联起的烽火连天却又燃情四海的理想主义的年代,属于芝加哥的街垒之夜,除了新闻镜头,几乎全赖室内调度与演员功力;感觉法官和庭审戏还是有点偏,比如讥讽法官名字都老记不得之类的,不如正正经经严肃型描绘,有些讽刺性的内容点到即止,写出当时的保守局限,继而自然就更能凸显进步意义了不好嘛;“Father, No!” 观众席笑得和片中旁听席一样笑翻了

  • 念语山 8小时前 :

    且看且珍惜,工藤新一大号又不知道多少年后才出场呢,真史上最惨男主!(另,新兰永恒。)

  • 太史琲瓃 6小时前 :

    不过群众对抗体制的“二元论”类型片真的是完美戳我个人的G点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